江之韵2024年第四期

毛主席塑像诞生记

朱兆华

阅读量:232
  南化公司西厂门厂区内有一尊毛主席水泥塑像,这是一座标志性建筑,是南化公司持续前行的精神灯塔。至 2024 年这座塑像落成已五十五年了,南化公司对塑像精心维护,使塑像保持了良好的状态。如今毛主席塑像广场已成为红色纪念地,有些重要的活动,都在毛主席塑像广场举行。我查阅了很多资料,多次访问了参与毛主席塑像建造的马敦先生,初步了解了毛主席塑像诞生的过程。
  1967 年春,南化公司决定建造毛主席全身巨幅塑像。
  这是一项特殊的工程项目,南化公司成立了毛主席塑像办公室,党委负责人望见任塑像办公室主任。塑像办公室大约有十余人,具有美术特长或绘画技能的 5 人,土木工程师、木工、瓦工和材料员各 1 人。本工程需要的油漆、螺纹钢、麻绳、石膏等材料经塑像办批准后直接领取,全公司为塑像工程一路大开绿灯。南化公司消防队防火科科长马敦被抽调至塑像办工作,主要负责调研策划及工程协调等工作。
  当时南京有好几个单位都在建造毛主席塑像。
  望见带领马敦等人乘吉普车到有关单位调研和参观学习,学习建造毛主席塑像的基本流程和建造方法。首先要确定塑像的总体形象。马敦等到浙江美术学院买来一尊毛主席挥手的石膏像,这尊毛主席石膏像亲切端庄,老人家双眼凝视远方,有力挥动右手,指挥亿万群众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。大家一致认为这尊塑像体现了毛主席的光辉形象。塑像办决定将这尊塑像放大后制作成 12.26 米高的水泥塑像,12.26 米隐指毛主席生日为 12 月 26 日。塑像办采用“走出去,请进来”的办法,边调研、边学习、边建造。领导委派马敦到无锡泥塑厂(惠山泥塑厂)学习,并邀请专家到南化支援。无锡泥塑厂当即派了曹、宋两位专家到南化指导毛主席水泥塑像建造工作。
  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的徐应厚有扎实的绘画功底,参加了毛主席塑像建造工作。他曾回忆:塑像建造第一个步骤是建模,建模之前先做泥塑,泥塑之后进行翻模,要在泥塑表面上涂上蜡,依靠蜡的光滑性确保外膜能顺利取下,随后连续作业,用石膏、水泥、配以钢筋一层一层分段涂到泥塑上做成外膜,外膜做好后不能马上拆模,外膜拆下来之后还要修模,保证外膜质量。水泥塑像成型时,因为塑像整体外表光滑,有反光刺眼现象,故采用专用斧头对塑像外表做轻度砍斫,使其表面适度毛糙,消除反光。南化公司高度重视毛主席水泥塑像建造工作,前后历时近三年才完成塑像建造工程。1969 年 12 月 26 日,在毛主席生日这一天,南化公司举行了极其隆重的毛主席塑像落成典礼,塑像广场盛况空前,锣鼓喧天,气球升空,欢呼声此起彼伏,革命歌曲响彻天空。建造毛主席塑像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,塑像办的人员立下了汗马功劳。马敦为塑像建造付出了辛勤劳动,他是水泥塑像建造的功臣之一。每当我看到毛主席向人民群众挥手致意时,内心深处激起了对毛主席老人家无限怀念之情,浑身充满了前进的力量。

<<返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