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北新区南钢智慧跑团又吹响了春天集结号,拉开了 2025 年百日跑的序幕。
二月的晨风裹挟着玉兰花淡淡香气,拂过桃湖公园新绿的柳枝,百日跑的序幕在这生机盎然的初春徐徐拉开。
我很庆幸自己退休后依旧是南钢智慧跑团的一员,与这群朝气勃勃,热情奔跑的伙伴们一起打卡,一起跑向健康,让每天都精神抖擞充满活力。
记得五年前那个微寒的初春,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我,连 800 米都要咬咬牙的我,终于下定决心做一些改变,生命在于奔跑,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。
说实在的,那时江北新区的跑团不少,不少跑团运营了很多年,有不少跑马选手。我的步伐跟不上他们的节奏,那个春天,我与同样是跑步菜鸟又缺乏坚持精神的同事们谈了我的想法,没想到得到大家支持,于是我牵头拉起了一支特别的跑团——“南京轻跑团”。
“轻”是轻松的意思,不以追求速度和距离为目的,而是相约在晨光中,暮色里,踏着一样的步伐,以不伤害膝盖为原则的快乐跑,相互监督,为健康加油。
没想到与我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是少数,短短一个月,闻讯而来的人多达 80 人,有同事,有朋友,有邻居,更多是朋友拉来朋友,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跑团里来了个大神——陶飞,曾经是全国十大跑团的优秀团长,主动担任我们跑团免费指导,他带领着我们频繁亮相大厂中学、中大操场、滨江步道、太子山公园、杜圩公园,我们步伐整齐,打着旗帜,喊着口号,中途有补给,结束有合影,很有仪式感。我们轻跑团跑到哪里,哪里都是一道最美的风景。在陶团长的带领下,轻跑团的影响力与日俱增。 同年七月或许是因为我们跑团的作用,企业很快成立跑协,组建了更为规范的南钢智慧跑团。
有了企业支持,我们不仅有了统一服装 ,有了固定的训练场地,还有幸邀请《无损伤跑步》的作者唐老师担任教练。那年夏天的夜晚,大家下班后一起相聚在灯光球场集训,唐老师耐心指导我们如何热身、发力、运气,纠正每个人的跑姿,让我们感受着肌肉的苏醒与力量的积累。后来群里跑步达人曹网生老师主动传授跑步技艺,上传相关资料,让我们的每一步都更加稳健。
持续锻炼加上跑友的鼓励,让不少和我一样的新手有胆量尝试迎春跑,迷你跑,欢乐跑等短距离的跑步,一路跑来,认识不少跑友,方蕾、孙红梅、杨海梅、王晓华、章德军、季风、孙农业等等,都是从陌生到熟悉,到一起跑马,到跑马志愿者。
现如今我已退休二年,不常在南京,却依旧喜欢关注跑友们的信息,活动通知,上传的照片,也时常为幸运中签能够参加南马、苏马、锡马的跑友们高兴,也喜欢看他们分享每次跑马的境遇,公布的成绩,获得的奖牌。
每一次跑马都是跑友的嘉年华,每一次跑马都是一次对自己的挑战,一次与自己的彻底和解,这可能就是马拉松运动的意义。完赛就好,参与就好,所有际遇都值得纪念和致敬。
上月底我参加一场活动,惊喜遇见跑团小伙伴,再次聊起了那年夏天集训的日子,倍感开心。清晨的旭东路上迎面蓝色跑服,这是我们跑团专属的服装,擦肩而过很是亲切。桃湖公园的红色跑道上,偶遇另一支跑团队伍,一个点头微笑,一声加油问候,仿佛春风般温暖。去年 11 月我在线完成百日打卡后,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漫长休整。
今年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百日跑活动,我重新打开悦跑圈,回归跑团,看着熟悉的跑友们上传的打卡轨迹,很是激动。一群人跑会跑得久些,这便是团队的力量。如果没有智慧跑团,我可能不会每天坚持下来。
当梧桐树冒出嫩绿的新芽,杨柳随风摇动,草地重新返绿,二月兰再次绽放,我放下手机,离开电脑,系紧跑鞋,奔向户外。春风拂面,脚步轻盈,我知道,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回归,更是与这个充满活力的跑团、与这个美丽春天的深情相拥。在桃花绚烂,樱花纷飞的旭东路,桃湖公园,学校操场,滨江大道,我们跑团的故事,在江北新区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上,还将继续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