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之韵2022年第二期

从一首词里探访瓜埠山

文 / 高淑珍

阅读量:183
  前年和一帮诗词爱好者赏读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的这首词,那份苍凉、悲愤的情感直抵心头。“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可堪回首,佛(音“必”)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”这首词里的地点到底在哪?人物是怎样的一位侵略者?
  带着这些疑问,请教家住江北新区的诗词前辈林志雄老师。他听后乐呵呵地跟我们说:“近在眼前呀,我们到瓜埠山吧,看看一千多年前那场战争留下的遗迹去”
  坐上飞驰的地铁 s8 线再转公交,很快来到了瓜埠山下,这里哪有战争遗迹呀!只见路边树木葱茏,山脚下花香鸟语。“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瓜埠山景区”的金色大字冲击眼球。林老师边走边给我们讲这里在南北朝时,瓜埠山曾经为军事争夺要地,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有:“弹冠相庆、自毁长城”,著名的战争有“瓜埠山之战、元嘉北伐”等。但是留下诗词感慨这场战争的唯有辛弃疾的这首永遇乐词。
  词里的佛狸祠来源是这样的,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。公元 450 年,南朝刘宋文帝发动了元嘉北伐,拓跋焘反击刘宋,两个月的时间里,兵锋南下,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,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。凿山为盘道,设毡殿,隔江威胁南宋首都建康府。在长江北岸瓜埠山建立行宫,即后来的佛狸祠。
  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,佛狸祠早不复存在,现在的瓜埠 ( 瓜步 ) 山景区依据地理条件已经开辟为石柱林。“六合石柱林”是一千万年以前火山爆发时玄武岩喷到地面冷却后产生的六棱形、五棱形等不同形态的“柱状节理”,它比闻名于世的美国黄石公园石柱林还要高大、壮观、雄伟。
  这里有“雄师之塔”,“孔雀开屏”等丰富多彩的景观。身临其境,令人惊叹!从这里的石头上可以看出千万年前岩浆是爆发的,还是溢出的,还是像小溪一样流淌的,似乎时间被瞬间凝固。放射状的扇形石柱高达 70 多米,就像是在平地建起的高塔,这样的景观在国内是罕见的。
  再读“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”。回望当年扬州地区(瓜埠地区曾经划分为扬州管辖),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。辛弃疾于 1162年(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)南归,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。和平的希望渺茫,战火一天天逼近江南,作为一位爱国志士,怎不忧心。
  漫步瓜埠山景区,清新的空气,敞亮的山野,不远处现代化耕作的农田,花香、果香等我们品尝。宽阔的马路上,自驾车、公交班车欢快地接送着喜悦的游客。幸福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。瓜埠山,我为你写一首小诗:
  瓜埠悠然走一圈,战争烽火化飞烟。
  竹萝云挽开屏雀,石塔松鸣对咏鹃。
  碧树情依深谷处,小溪身锁密林前。
  青山绿水来当客,怀古惜今心意牵。

<<返回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