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湿润林间与丘陵坡地,蛰伏着一种唤醒春日味觉的野味——蕨菜。看似普通的山野菜,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怀。
每当春夏之交,就到了蕨菜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地面的时节。趁着光阴,我和妻子经常会在周末去上山掐蕨菜,既可以爬山锻炼身体,又可以看看山花、欣赏一下春光,还顺便掐一些蕨菜回来做菜,可谓三全其美,是很好的休闲时光。
这里的“掐”字,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古人采摘鲜嫩蕨菜的过程和动作。而在实际中,人们经常是用剪刀去剪取,而不是直接用手去“掐”,这样断口处就更加整齐完好,也就更美观一些,但口语上通常还是说掐蕨菜,从没有人说去剪蕨菜或者说拔蕨菜。
蕨菜又叫龙爪菜、荃菜,全国大部分省区和东南亚地区都有生长,现在还可以人工种植。其实,它在生长的幼芽时期,既像一个竖起的毛茸茸的拳头,又像一个个五线谱上的音符,甚至还像一条准备发起攻击的蛇。它喜欢生在丘陵山区向阳的路边,多分布于草地和稀疏小灌木丛中。
蕨菜是蕨类植物这个大家族中的一种,而蕨类植物又是一种活化石级别的植物,因其生命力极强,它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亿年,可以说是水淹、火烧,甚至世纪冰川都无法让它绝迹。还有,蕨菜是靠孢子传播,老的叶片背面散发出来的孢子分散到空气中,风可以把微小的孢子吹到任何地方,包括楼顶、墙面、崖壁、石头缝、树干等各个角落。只要条件适合,它就能迅速生长成一棵新的植物。
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开始采摘和食用蕨菜等众多野菜,在《诗经》305 篇中就有 40 多篇提到了野菜,其中可食用的野菜有包括蕨菜在内的 20 多种之多,不少常见的野菜,已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一道清新的美味。
在《诗经》里,蕨菜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内涵。《诗·召南·草虫》里写道:“陟彼南山,言采其蕨;未见君子,忧心惙惙。”描述了姑娘和小伙子相约到南山去采蕨菜,结果小伙子爽约,姑娘忧心不安的画面。可见,在《诗经》中,蕨菜不仅是一种植物或野菜,它代表了女子对情人的思念之情,象征着希望与担忧,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意象。
在古诗中,蕨菜也常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乡野生活。南北朝的谢灵运在《酬从弟惠连诗》中写道:“暮春虽未交,仲春善游遨。山桃发红萼,野蕨渐紫苞。”描绘了仲春时节,山桃花开,野蕨探出紫色叶苞的美丽景象。蕨菜在古诗中不仅是一种食材,还象征着坚韧和顽强。汪应辰的诗句“一拳打破地皮穿,拿住春风不放拳”形象地描绘了蕨菜破土而出的生命力。这种象征意义使得蕨菜在古诗中不仅仅是一种植物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
蕨菜的食用部分是未展开成型的青绿或浅紫色的幼嫩叶芽,经过处理的蕨菜,口感清香滑润,色泽诱人,又富含纤维素,再拌以佐料,清凉爽口,鲜美可人。它虽然难以登上宾馆饭店的大雅之堂,却是民间常见的下饭野菜。
蕨菜食用法很多,常见的有炒吃、凉拌或腌渍后做成咸菜,也可以焯水以后晒干收藏起来备用,可以随时用来炖红烧肉等。蕨菜可以单独做菜,还可以和其它菜品一起凉拌或炒吃。比如,当地就有蕨菜凉拌折耳根,蕨菜炒韭菜,蕨菜、蚕豆米、腊肉一起混炒,都是难得的美食。
在不同的地方,蕨菜也有不同的吃法。北方人喜欢凉拌蕨菜,或是做成蕨菜馅的饺子,这种最简单的烹饪方式,是对春野食材最大的信任,每一口都是食物本来的味道。南方经常用蕨菜炒肉、蕨菜炒虾仁、蕨菜炒鸡蛋的做法,清爽的组合,搭配出味道丰富、营养可口的美食。
蕨菜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,在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,蕨菜发芽早,春天是采摘蕨菜是最好时机,这个季节的蕨菜比较鲜嫩,叶茎也粗壮,口感也更润滑细腻。它们通常会被运送到几百公里外的地方供餐馆做菜。在产量高的地区,还经常把蕨菜加工后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国家,成为来自大山深处的绿色食品。
而在我生活地方,因为春季雨水稀少,长出来的蕨菜比较干瘦又显老,只有接近溪流、沼泽或水塘的地方会好些。所以采摘蕨菜的最好季节却是在雨水下地以后的初夏,甚至整个夏天都可以采摘。这个时候的蕨菜由于错过了正节令,虽然没有春天的好吃了,但比较多,上山一次,不会让人空手而归。我们每次上山,都可以采摘到一、二斤或三、五斤,少了就当新鲜野菜食用,多了就晒干起来备用。
因为新鲜蕨菜比较苦涩,它的汁液还有一些毒性,所以食用前必须经过焯水和浸泡的过程。在沸水里小煮几分钟,就可以杀灭蕨菜上的虫卵等,也可以让蕨菜杀青、软化,煮出或破坏大量的毒素。经过这样的工序,蕨菜还是苦涩的,不能当时食用,还需要在清水里浸泡两天,并且每天换水一到两次,才能达到最佳口味。
因名字叫法存在差异,当地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蕨菜的笑话。有几个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来到城市的餐馆点菜,看到菜单上有龙爪菜,以前也没有吃过,就决定买个来品尝。当菜品端上桌的时候,气得大呼上当,抱怨说这不是村里漫山遍野都是,我们用来给老牛垫圈的蕨菜么!
蕨菜全身都是宝,嫩的叶芽可以食用。而在山区农村里,老的枝叶晒干以后可以用来当柴火或为牲畜垫圈。当地人在夏天里卖野生菌和杨梅的时候,也通常用老的羽状叶片垫篮子或背篓,可以起到配色和防震的作用。蕨菜全株都可以入药,有驱风湿、利尿、解热、驱虫的作用。
蕨菜的根伸展到山土下面几十厘米以上,所以它不怕火烧,也不怕干旱,再干旱的天气,每到春天,它都会汲取大地的水分顽强地生长出来,即便被山火烧过,也只能是烧去地面上的老枝叶,地下的根仍然活着,雨水一来,它也能迅速生长。蕨菜的根状茎淀粉含量很高,在那些缺少粮食的灾荒年代,可以把根挖出来提取淀粉以供食用和药用。
蕨菜是物美价廉的绿色生态食品,每当春雨润山林,野蕨渐紫苞的时节,我们都会上山掐蕨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