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说太子山及园中园
文 / 路兴胜
阅读量:145
太子山位于太子山路和旭东路旁,虽然不高,却是大厂地区的制高点。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”此二者太子山都兼而有之。先说它具有被列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说。相传东海龙王的太子曾在此避难,被农家独养女阿凤姑娘招为上门女婿,过着幸福的农家生活。不幸遇到天旱,大地颗粒无收,农民心急如焚。太子不忍农民受苦,奋而为大地行雨,解除了旱情,却犯了天条,被罚下界化为太子山。据说山顶的二只龙眼,曾经水旱不干,那是龙太子在深情地望着凤姑娘。
此山在 1958 年被规划为公园,遍植花木,开辟登山道,开挖太子湖,建筑儿童乐园及猴山,花径,幷逐年调整充实了按四季开花的木本及藤本花卉,栽种各色地被植物,公园终于成为大厂地区人们休闲娱乐的胜地。
近年长芦崇福禅寺在此地重建,成为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。在山顶耸立着达摩祖师的塑像,令人联想到来送禅宗的一苇渡江故事。现已建成大雄宝殿、禅堂、客堂等场所,钟磬悠扬,散发着慈航的佳音。
公园的北大门休闲广场也是近年兴建的,有假山瀑布、清官墙、一廉如水等景点,因其平地面积开阔,是跳舞、唱歌、打拳等活动及演出的好场所。
游人如果从南大门进园,经过大雄宝殿,沿着梅花谷路,再过荷花池,就到了大厂园林公司的办公区域,在对面,便是“园中园”的圆形正门。此园虽然不大,却也妙趣横生,只有节假日开放。踏上被行道树簇拥的卵石路,便到了小小的假山池塘,展现了江南古典庭园的风味。接下来就到了“名花园”,按不同的区域种植有牡丹、芍药、绣球、向日葵、月季、郁金香等名花。还竖有名牌,写着花的特性、原产地等。还有一处名花园墙,介绍各种名花。园内的其他花草,也按照百花齐放的原则,依四时布置。春季有玛格丽特、孔雀草、一串红等,夏季有黄地菊、太阳花、马齿苋、狼尾鸡冠等,秋季有百日草、矮牵牛等,冬季有羽衣甘蓝、报春花、紫罗兰等。园内小径逶迤,地被植物布置成不同颜色,形成有趣的图案。观赏完右首平地的花草,左首是一长一圆二座小山,山虽不高,却遍植高大的香樟树,虬枝趣弯,各抱其势,四季蕧盖绿荫,给人古朴庄严的感觉。沿着小山边的鹅卵石路,踏上曲桥就到了水榭。眼前就是太子湖。湖面虽不大却有太子的美名。在此举目四望,顿觉心旷神怡。背后是华盖葱茏的青山,面前的碧水在阳光和绿树的照耀下,令人想起“春来江水绿如蓝”的诗句。湖面飘着白色游船,犹如朵朵莲花,传来阵阵笑声和歌声。
水榭上挂着匾額,上写“同梦榭”,两侧悬挂着楹联,左首是“同心共筑中国梦”,右首是“万花千卉共芳菲”。欣赏着对联的字意,连想观赏的景致:对面是恢宏钢铁、化工基地的厂房,人们繁忙地建设着强大的祖国。同时,园中的千花万卉也与人们一起,怒放争荣。这是多么生动的画面啊,真是情景交融!
然而,美中不足的是,从楹联的格律角度而言,这却是一幅明显的病联。首先,上下联重复用一个“共”字,且在不同的位置,这是楹联之大忌。再有,上下联的相同位置需词性相对,也都没有做到。据此,笔者请教了本诗会内的有关老师,应用《中华新韵》,将此联修改如下:
千家共筑中国梦
万卉纷争盛世荣
还请方家予以指正!据说,此水榭几经维修加固,建议再次维修时,发起楹联征集活动,从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张挂,为“文化之都”南京增光添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