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
飞机在西部经 5 小时飞行,降落在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。10 年前,因工作原因,曾数十次来此。
今又踏上这充满神奇的土地,触摸历史脉搏,感受西域历史文化,分享前人创造的古丝绸之路带来的文明成果。
(二)
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,一路上很少看到绿色,绵延起伏的天山,横在广袤的戈壁滩上。枯竭的河床上,除了石头就是沙子,偶尔看到一些稀罕的野草在艰难地生长,使人感到还有生命存在。快到库尔勒,塔里木河出现在眼前,她是新疆的母亲河,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兴衰。
孔雀河,是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,相传,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在此饮马,引来众多孔雀而得名。
千百年来,孔雀河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,沿河居民依水而居,以渔猎为生。她曾孕育着楼兰古国的辉煌,也伴随它的衰亡。据史料记载:早在3000 年前,楼兰古国生活着一群欧罗巴人,他们向中原迁徏,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。
如今,他们的后裔在哪里?
人们在诘问历史。
(三)
翻开新疆版图,公元一世纪,印度佛教通过古丝绸之路,翻越帕米尔高原,于三世纪,在古龟兹国开凿洞窟壁画,一直延续到公元十四世纪。克孜尔壁画,既受外来文化影响,又有中原文化元素,加之古龟兹画师的技艺,使它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最大的石窟。
由于自然和历史人为因素,残垣断壁石窟壁画,被破坏得令人触目惊心。大多数已成空窟,只有残留的文化痕迹,仿佛向人们哭述它的遭遇。
克孜尔石窟,如今己成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。有谁会知道,它一度被历史遗忘了 800 年。
转眼到了十九世纪未,要不是德国学者的发现和认知,引起社会重视,我看残留的壁画未必能保存到今天。
(四)
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,是西域最大的沙漠,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。
越野车经过 8 个多小时穿行,终于抵达和田。
考古表明,古丝绸之路途经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,曾静默着诸多历史文化,唐代修建的古戍堡犹存,弥国、贺国和楼兰古城遗址,无不展示当时的繁荣。但经千百年的变迁,先人们早已离开这里,消失在没有生命的茫茫大漠之中。
二十世纪初,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和田从维族人手中,购得几件从尼雅遗址中带出来的卢文木简。他的发现,惊动考古界,证明尼雅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场所。
从天山流淌下的冰水,经塔里木河和孔雀河,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,滋润着丝绸之路古国,楼兰一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城市。由于气候变化,曾烟波浩渺的罗布泊,己变死亡之海。
楼兰衰落了。
今天,我们走在沙漠上,仿佛走进它的历史。面对沙进人退的世界难题,人类别无选择,只有积极抗争。政府进行人工建湖,修复湿地,植树造林,风力发电,努力使大漠沙海充满活力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,它的命运,再一次被握在人类手中。
(五)
这确实是世界上一条充满神奇的路。
从东汉开始一直到明代,中亚、西亚和遥远的地中海的商贾,翻过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,经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来到新疆腹地,最后进入中原。相反,中原地区的先人,在喀什稍作停留,穿过雪域高原进入中、西亚,这两股双向互动,促进周边城市大发展,使喀什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,也使新疆成为最早的国际贸易商埠。难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被此吸引,以至不愿离去。
就连汉代的张骞和班超做梦也没想到,当时为了政治和军事目地,抗击匈奴,开辟这条通往西域之路,却被后人发现,孕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。
这条路,至今还在造福着人们。
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,给古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各国带来实惠和红利。
如今,喀什古城,迎来各国众多游客驻足观光。丝绸之路给了这座城市智慧和财富,它将充满活力,重焕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