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童年的时候,看过一种小野鸭,春天来的时候它们盘旋在天泉湖的水面。那娇弱灵动的小身躯,在水中舒展、游荡,那份惬意、那份自由,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。一别故乡近四十多年,此后求学、工作的生涯,忘却了停留一下匆忙的脚步,细细观察身边的景致。
直到 2021 年的三月,我居住的小区旁跃然一泓湖水呈现在眼底,湖水之岸,桃红含烟,绿树成行。原来是“桃湖公园”开园啦。开园的那一天,敲锣打鼓,红色的地毯铺展到公交站的马路边,专业的表演团队载歌载舞,彩色的气球在蓝蓝的天空飞转,孩子、大人们欢天喜地,过节一样兴高采烈。看节目,看满山坡的灼灼桃花,谈论着开心的话题。
而我因为身体原因,不能近前凑热闹,只是在桃湖公园一个角落,后来建好的“小石头书屋”旁,看水上的小野鸭游来游去,数着一只、两只、三只。有二十只左右,清澈的湖水里,一团团栗褐色的小精灵,它们一会潜入水底,一会浮出水面;一会聚拢,一会散开而去,身后留下一圈圈八字形的波纹。不时发出欢快的“嘎嘎嘎”叫声,似乎应和岸上喜庆的气氛。
有一只小鸭突然兴奋地飞跃水面,飞十几米后停下,又继续飞,最后飞到湖中一个小岛上,不见了踪影。湖心的小岛上杂草丛生,有人工用木头、芦苇盖的帐篷,这是公园设计、管理方特意为它们建造的家园。温馨、安宁。我常想朝朝暮暮,它们就在那温暖的家里恋爱、结婚、生子。
此后的日子里,我常常到湖边散步,早晨的霞光里,它们悠然的俯仰水面,舒展着翅膀、伸伸褐黄色的小脚,在运动、在做早操的样子,往公园正大门走的一路上,有人嬉戏、撩逗它们。扶偎着水边的栏杆,学着它们的鸣叫、投去手中的食品。但是它们只顾自己在水中玩耍。时不时看到它们的小嘴在不停地嚼咽着东西,我想一定是抓到小鱼或小虾,美美地品尝呢。
今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上午,我随一位年长的诗友到“小石头”书屋寻书,走在湖边的路上,我张望着湖水里的小精灵,一只、两只,只有七八只了。然而在不远处的水边上,有三五只在枯草上,不时点头寻觅着地上的东西。我说:“这小野鸭是不是觉得水里寒冷,才到岸边?”友人说:“它们还有个名字叫水鸡,这种禽鸟可以水陆两生,水中微生物、小鱼、小虾是它们食物,植物的种子也是它们食物。”原来这样,对食物不挑不拣,岂不是与咱人类吃一样的食物吗。难怪它们紧紧依偎着我们,不离不弃,有着与生俱来顽强的生命力。
谢谢你小野鸭,陪伴着我们早朝夕夕,桃湖是们快乐的家,你们是我快乐的友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