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年,江北新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新区党工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、新区党群工作部、新区宣传和统战部和新区文联联合主办,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、江北新区作家协会、新江北报承办的“铭初心使命展时代风采”——新区“两优一先”报道采写活动,通过文字、图片等形式集中展现新区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、先进基层党组织不忘初心听党话、坚定信念跟党走,汇聚起新区向上向善、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,充分发挥了党员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历时四个月的江北新区“两优一先”系列报道恰如诗句的形象写照,是江北新区文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、服务大局,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江北新区作家协会是这次活动的具体落实单位之一,作协上下克服疫情影响,精心组织 42 名作协成员深入一线挖掘素材,共采集了 90 篇约 10 万字的微型报告文学。为了提升作品质量,进一步锻炼作协队伍,新区作协成立了文稿 3 人把关小组,分级进行修改打磨,每篇稿件都要经过三层把关后才能定稿。“对于没有到实地采写的,仅根据提供的材料改写的稿件,我们一律要求补充采访环节,获取生动的第一手材料;对于不符合要求且无法修改的文稿我们一律退回,并指导作者重新撰写,充分保证了作品的质量,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。”新区作协会长邹雷表示。
期间,有一位作家因工作忙,根据提供的材料交了一篇“作业”,把关小组要求他必须实地采访,并一遍遍修改,在作协有关负责人的协调下,这名会员多次上门采访。后来那位被采写的老党员笑着说:“社区书记已经把你的初稿念给我听了,写得很好。”但是这位会员仍然诚恳地说:“初稿中有一个细节,我需要再次与您核实一下,好作品是写出来的,更是修改出来的。”老党员也被这位会员的敬业精神和务实作风所感动。
采访中,作家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。阎莉在此次采写过程中,因为经验不足,没有预约,第一次扑空,第二次她约了扬子第一社区党委副书记范雅婷,不巧的是她又临时到一个公园的工地上去处理急事了。临近中午,阎莉焦急万分,在社区附近买了个面包,来到公园跟干活的民工要了点水,随便对付了一顿,还是没有找到范雅婷。下午上班时间一到,阎莉再次赶回社区才“堵”住了采访对象。在这 120 多天里,大家不畏艰辛、迎难而上,克服采写时间紧、任务重、难度大等多重困难,以细腻的笔触,将优秀党员们有血有肉的情感、坦荡胸襟、大爱情怀、人格魅力以及先进党组织的感人事迹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,涌现出了一批《追逐光成为光》《做一块任党调遣的“砖”》《闪亮的“小桔登”》等优秀作品。“我觉得这次采风活动很有意义,也是突破我们以往文学作品的风格,为了深入被采写对象的生活,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情况和信息,再怎么吃苦劳顿也不觉得什么。”阎莉笑笑说。
此外,2021 年 9 月 17 日起,新江北报每周拿出两个整版连续刊登,“报、微、端、频”全媒体矩阵齐上阵;新区官微、网站,作协“大江之北”微信公众号加盟,形成了强有力的宣传矩阵,使得江北新区“赓续红色血脉、传承红色基因、讲好身边党员故事”更具活力、更有影响力,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。“作家必须深入生活,到社会中去,到群众中去,才能作出优秀文学作品。新区作协将积极创造条件,鼓励作家们走出去,为繁荣新区文学创作服务。同时,新区作协将始终把报告文学创作放在重要位置,以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更开阔的工作思路,努力推动新区报告文学创作再上新的台阶!”邹雷表示。
(徐少有 / 邹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