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遗视窗

南京白局

2015-07-06 15:07 阅读(18399)

        南京白局是以南京方言表演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,在我区流传甚广。旧时六合一些殷实人家每逢婚丧喜庆,总要邀请吹打艺人前来增添气氛,表演艺人边打节拍边唱民间小调和俚曲,还配有二胡、笛子、唢呐、三弦等乐器伴奏。因此,吹打班子吹出了知名度。由于所唱曲子皆以苏北农村小调为基础,又揉进了山歌、田歌演唱的曲调,因其曲种收调众多,唱腔丰富多彩,故便有了“百曲”之称。南京白局以古腔为本调,此调又称“数板”或“新闻腔”,其它主要曲调为“满江红”、“梳妆台”、“哭小郎”、“穿心”、“剪剪花”、“老八板”等。南京白局形式独特,表演一般一至二人,多至三五人,说的全是南京方言,唱的是俚曲,通俗易懂,韵味淳朴,生动诙谐,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元曲曲牌中的“南京调”系白局的古腔本调,又称数板或新闻腔,在其流传过程中,还曾在扬州繁衍出了一个新品种——清曲。上世纪有名的香港电影《三笑》中的大部分曲调也都出自南京白局的唱段。
        作为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,白局已有600多年历史,但因历史原因,白局发展日益式微。大厂现存部分老艺人,并保存有产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约十多万字的南京白局唱段手抄本,其中有《王瞎子算命》、《三戏白牡丹》、《刘铁嘴打卦》、《王大娘补缸》等三十多部古老传统剧目。
        2012该项目被列入南京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。

上一条: 南京板鸭、盐水鸭制作技艺

下一条: 送麒麟